这个国内还不火,但在海外已经登上Hacker News几乎榜首了,我来说说怎么回事吧。
快速理解这个研究把过去只能“局部放大看”的 DNA 序列,直接一次读 100 万个碱基,然后在单碱基分辨率上同时预测 11 类调控特性(启动子、增强子活性、RNA 产量、剪接位点、染色质可及性等),再用同一个模型给出任意突变的功能影响评分。
1 Mb 长上下文意味着调控区 + 目标基因可以一起送进模型,避免了原先窗口切分带来的“看得到却连不上”的…。
你卡过最厉害的bug是什么?
豆包推出 AI 编程,在「编辑模式」下可以直接前端改图和文字,体验如何?对行业会带来怎样的影响?
有听过什么特别毁三观或者特别奇葩的事情吗?
柳州的债务,谁来还?用什么还?怎么还?
微信服务器会保留聊天记录吗,会保存多久?
电影《碟中谍》系列中哪一部最好?
为什么大部分人都认为2560x1440是2K?
大家有没有「大众认为是烂片但个人却喜欢看」的影片?
为什么有的程序员很抗拒使用Ai?
如何评价刀郎演唱会场外《大眼睛》***?
电话:
座机:
邮箱:
地址: